三亿体育

股票代码:002092

企业动态

我们的梦想在你们手中传承

发布时间:2013-06-08 作者:——采访新疆烧碱厂创始人缪龙森 编辑: 出处: 阅读量:

历史是一条长河,没有中断的那一刻;历史是一部精确的刻录机,记载着宇宙间的变迁,也铭记着英雄们无畏的壮举;那爬满枸杞的老满城城墙向后人诉说着曾有的荒凉、曾经的辉煌;而每一次触摸这段残城断墙,都会激起一片尘嚣中的美丽回响。

 

氯碱化工的不解之缘

55年前,在大学生都少有的年代,研究生毕业的缪龙森还是八一农学院一名年轻的讲师。而年轻的他,似乎还并不知道今后自己的一生都将与烧碱厂有着不解之缘。

 

 

1958年岁末的一天,新疆八一农学院孟梅生院长将缪龙森叫到办公室,为他倒了一杯水之后,笑着对缪龙森说,“小缪呀,你的课都讲完了,给你安排一项新工作,派你去院办工厂,你准备好了吗?”

“孟院长,我准备好了。” 缪龙森大声地说道。孟院长笑着说,“我有三条要交待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

“您说吧,一定完成任务。” 缪龙森回答。

“好。院党委决定派你任农药厂的副厂长,办好这个厂的意义,你已经知道了,非常重大,我们新疆没有氯碱工业,这个厂要是成功了,对新疆工业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院党委要求你:要见产品、见成果、见人才,三项任务,务必完成。”

缪龙森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失了,他从孟院长的口气里品出了身上担子的重量,他一脸严肃地向院长保证:“请院党委放心!”

就是这一次的对话,彻底改变了缪龙森的人生轨迹,也是这一次的对话让缪龙森与新疆氯碱工业有了不解之缘。

 

选址马料地

19595月,新疆八一农学院领导经过讨论决定,自筹资金20万元,向自治区化学工业局申请支持并得到帮助,同时拨款10万元,共计30万元筹备建新疆八一农学院农药厂。另一方面为了让农药厂做到教学、生产相结合,院领导将厂址选在了距农学院约1.5公里的西山马料地。

在几百亩的荒地上零零星星散布着一些坟莹,还有几座废弃的破砖窑,西北角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苇湖,地形高低不平,没有一棵树,异常荒凉。狼、狐狸、野兔经常出没,苇湖中时而有几只野鸭嬉水。站在高高的土丘上,放眼望去,一蓬蓬的骆驼刺,一片片的芨芨草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戈壁荒滩。这是缪龙森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景象。

而这个曾经因清朝年间用来供给老满城内官兵喂马做饲料而得名马料地的几百亩土地,在沉寂了半个世纪后,被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拓荒者打破了他原有的平静与荒凉。

 

从农药厂到氯碱厂

在农药厂建厂方案以及建厂地点确定后,院党委为加强技术人员力量和技术培训,使职工尽快掌握开车技能,决定抽调石俊芬、贺丽文等八名教学辅助人员到农药厂,但因为他们八个人没有一个学过化工,所以决定将他们派到有经验的大企业进行业务培训,保障开车能够顺利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逐渐体会到,第一,要办农药厂投资太大,学院没有多少经费,30万元的资金能力是不够的,如果硬要上,恐怕会半途而废;二是农药厂需要氯气,新疆目前还没有氯气;三是天津农药厂的10591065农药杀虫效果比较好,特别是1059也需要氯气;如此说来,办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农药厂不如先办一家小型氯碱厂更有把握,氯碱是生产农药的原料。有了这种想法,缪龙森向八一农学院党委呈上了一份调研报告,把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论写了出来。八一农学院党委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后,采纳了缪龙森的意见,把农药厂先改办成小型氯碱厂,因为氯碱是许多农药的原料。就这样,八一农学院农药厂还没有建成,就改成生产氯碱了。

 

自己动手建厂房

1959年正是困难初期,每人每月粮食定量供应。没有房子,没有食堂,吃饭在工地上,大家开玩笑说“露天食堂吃饭香”。 为了抓紧时间把厂房建起来,吃完饭后不休息,大家从早晨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当时大部分人住在学院宿舍,下班时间是晚上八点钟,天都黑三亿体育在看不见了,大家才三三两两地往回走。从农药厂到农学院有两公里远的路程,大约走上20分钟,每天当人们都已经吃完饭了,这些农药厂的干部职工才披着三亿体育向家里走去。当时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也只有近30多元,且又处在国家困难时期,可是没有人懈怠,大家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把工厂建成。

但困难接踵而来。今天烧的煤没有车拉,明天是面粉、蔬菜没有车运。马料地离市区又比较远,大伙每天挑着担子走十几里路去买菜。煤矿倒是离农药厂不远,几里路。大家就用架子车到煤矿直接拉煤,每天派人去拉一趟到两趟,吃的面粉要到面粉厂去拉,面粉厂离农药厂比较远,十多公里,每次他们都是带着打气筒去,架子车就是两个轱辘,一个木板,前头有一个人背着一个带子拉,后边有几个人推,由于车上的东西沉,经常需要打气,走走停停,即使这样的两辆架子车,也是当年农药厂的宝贝,是厂里的全部家当。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500多平米土木结构的宿舍和食堂、菜窖终于在入冬前建好了,大伙儿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在搬家前后的那些日子,大家走进自己亲手修建的房屋里,不由得回想起打土坯、背石板、盖房子那些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很多人激动地流出了热泪。

 

开车 难熬的38个月

1959年底,在参加过化学工业部召开的基建工作会议后,缪龙森拿着化工部给的一台320千瓦直流发电机成套设备的批条,来到上海先锋电机厂,拿到了氯碱生产的核心设备。

设备有了,但建厂依然面对诸多困难。摆在缪龙森面前的首要困难就是没有技术人员。派出去学习的技术员还没有回来,而分配来的一批员工认识字的都没几个,什么都不懂。最后多亏当时化工局的总工程师建议,把化校的一批同学吸收过来,其中包括烧碱厂李福全、邓星成,同时还安排了设计院部分的职工到厂里来劳动,正是有了这批人,厂子的基础才稳定下来。

正当技术人员在外地学习技术的时候,在家的人开始准备设计方案了。缪龙森负责工厂的工艺设计,他跑了许多地方才从北京化工院校,拿来一份设计方案。当时化工部设计院有三个版本成套设计,即年产1000吨、年产3000吨、年产7000吨三类,缪龙森他们选择了第一类。然而他们并不清楚这个方案是学生的毕业设计,而并非正规设计方案,是学生给县办工厂土法上马设计的一个方案,既不健全,产品品种也很单一,可以说漏洞百出,但当时谁也不清楚真正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一看是设计方案,又是北京化工院校设计的,就这么办吧。孰不知这为日后试车失败埋下了苦果。

在几次试验后,缪龙森发现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设计。比如盐水电解以后,还有一部分没有电解,这部分应该通过蒸发后在返回盐水(和现在的离子膜二次盐水是一个道理),但是当时因为设计这套工艺的人也没有经验,所以缺少这个环节,为后续生产带来巨大隐患。并且当时的盐锅是一个平底锅,盐根本捞不出来,这次不足为试车失败埋下了苦果,最后还是去杭州学习才解决了这个设计上的不足,这些因没有经验多走的弯路,让设备调试时间正在持续了38个月,直到19612月才开车成功。开车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天气,缪龙森说,那时站在厂房的墙角回想这走过来的路程,真是一个难受的38个月。

 

我们的梦想在你们手中传承

对于梦想缪龙森说,55年前,马料地还是一片片的芨芨草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戈壁荒滩。烧碱厂也只有一套工艺不成熟、产量只有一千吨的生产装置。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将企业规模扩大到两万吨,让烧碱厂能成为国内能数得着的企业,但历史的原因我们没有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而今天,虽然没能亲回到自己曾经与老朋友们一起奋斗过的地方看一看,但通过企业的宣传片、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通过大家的讲述,看到大家这种干事的劲头,看到大家现在取得的成绩,我们当年的那个规模只有一千吨的烧碱厂现如今产能已达到三亿体育吨,成为全国第一、世界前列的企业集团,怎能不激动,他说,是我们的梦想在你们手中得到传承。

缪龙森说,虽然已经退休二十多年了,但心里是非常想回去看看的,亲眼看看我们的企业取得的成绩,要是我现在年轻十岁或者二十岁,我还要回到中泰去,再为企业出谋划策。